《分子、原子》教学反思

时间:2024-05-17 22:16:30
《分子、原子》教学反思

《分子、原子》教学反思

身为一名人民教师,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,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,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?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《分子、原子》教学反思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《分子、原子》教学反思1

一、教学目标的反思

1、反思教学目标的指定

教学目标全面、准确、具体,具有可操作性。

教学目标:

知识与技能

⑴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。

⑵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。

(3)认识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,并学会用微观粒子的性质解释宏观现象。

(4)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、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。

过程与方法

⑴使学生养成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的习惯,培养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。

⑵初步学会运用比较、观察、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,并透过现象认清事物的本质。

情感态度与价值观

(1)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。

(2)通过对分子的认识,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永无止境。

(3)在实验的探究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,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2、反思教学目标的实施

教学过程中予设目标顺利的达成,课堂即时性目标也有效利用。

二、教学内容的反思

1、反思教学 ……此处隐藏12442个字……让学生以轻松、愉快的心境进入课堂。让学生想象、分析讨论,最后清晰的认识到分子体积小、质量小且总是在不断运动着。紧接着:创设承上启下的问题情景,引出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。品红扩散的演示实验我改为学生动手实验。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实验的真实性,决不是老师说啥是啥。最后通过多媒体课件,生活例子(如“湿衣服放在太阳底下比晾在屋檐下干得快,”)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,且运动的速率与温度有关。再者 “1+1是否一定等于2”这个问题的提出马上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,因为它已经打破了数学上的简单加和运算。 由于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,学生难以理解,不能准确分析,所以我设计了一个操作简单、可见度强的宏观模拟实验——黄豆与小米的混合,通过类比学生很容易理解微观粒子间是有间隔的,使这一教学难点得以突破,同时也注重了启发学生充分利用家庭用品来完成实验,使课堂力求生活化、自然化,让学生自主设计成为学习主人,让学生转化思想——做探究、做实验,不一定进实验室,生活才是一个大课堂。

对于分子概念的教学又是本节课的另外一个难点,所以我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和动画课件——水通电分解,让学生充分讨论得出分子的概念。

在这个教学过程中,课堂气氛比较活跃,教学效果良好,同时我也感到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图文并茂,形象生动,为老师减轻了负担,对于学生理解微观、抽象的知识是非常有益的,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,有助于学生进行理性思考,从而通过现象归纳出本质和规律。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,使智力从“常态”跃迁到“激发态”,由此迸发出思维的火花。最后,习题的布置我力求来源于生活,使知识生活化,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,同时也使得学生对分子性质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。

《《分子、原子》教学反思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