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四季》教学设计

时间:2024-06-05 12:41:16
《四季》教学设计(15篇)

《四季》教学设计(15篇)

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,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,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。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《四季》教学设计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
《四季》教学设计1

教学目标:

知识目标:整体把握课文内容,感知各种“雨”的形象。

能力目标:

1、感受文章的语言美、画面美,学会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。

2、品味本文诗化的语言,学会联想与想象的方法。

情感目标:由作者对四季雨的不同特点的描绘,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。

教学时间:一课时

教学过程:

一、单元导入,明确目标

日月经天,江河行地,春风夏雨,秋霜冬雪,大自然生生不息,四时景物美不胜收。本单元课文用优美的语言,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,抒发了亲近自然、热爱生活的情怀。这节课,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当代诗人刘湛秋先生的散文《雨的四季》。出示教学目标(多媒体)

二、速读课文,整体感知

1、读文思考:文章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?

第一自然段:“我”喜欢雨,以及喜欢雨的原因;第二自然段:写春雨;第三自然段:写夏雨;第四自然段:写秋雨;第五自然段:写冬雨;第六、七两个自然段:赞美雨。

2、根据每个自然段的意思,可以将文章分为几 ……此处隐藏21359个字……色。全诗语言亲切,句式相似,情感浓烈,读起来琅琅上口,是一篇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的好教材。

教学理念:

(1)强化以生为本,进行先试后导。

(2)重视感悟体验,培养语感能力。

(3)加强学科沟通,促进学科整合。

教学目标:

(1)知识与能力: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,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。

(2)过程与方法:积累好词佳句,初步感受四季的不同特点;在尽情地朗读中感悟一年四季的变化及特征;通过诵读及探究,发现诗歌的语言特点。

(3)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:喜欢读儿童诗歌,在诗歌优美的韵律中感受四季的美丽,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。

教学安排:两教时

第一课时

一、情境感知,个体感受

1、创设情境:多媒体播放四季的美丽景色,教师朗诵。

2、师生对话:交流感受最深的情景。

二、自主选择,有感而发

选择一景,尝试用诗一般的`语言来表达。

三、呈现文本,读通课文

1、初读课文,读正确,读通顺。

2、自主学习生字

第二课时

一、语言感悟,探究学习

1、师生合作读文,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。

2、探究学习,发现本文的语言表达特点。

二、情感感应,合作学习

1、选择季节,分组自主练习朗读。

2、指导朗读,读出四季不同的特征。

3、诵读全文,再现四季之美。

三、学科整合,升华情感

1、谱曲歌唱。

2、美景欣赏。

3、联系生活。

4、总结提升。

《《四季》教学设计(15篇)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